产品分类
解决方案
当前位置:首页 > 解决方案 > 正文 > 成都地下停车场中央空调与新风系统一体化方案:CO浓度监测与自动换气功能

成都地下停车场中央空调与新风系统一体化方案:CO浓度监测与自动换气功能

发布时间:2025-04-01分类:解决方案阅读:8 次

一、设计背景与需求
成都作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城市,地下停车场面临高湿度、通风不畅及车辆尾气(CO为主)积聚问题。结合《GB50736-2012》通风设计规范与《GB/T18883-2002》空气质量标准,需实现:
1.安全优先:CO浓度≤24ppm(国标限值),避免中毒风险。
2.环境舒适:温度控制在22-26℃,湿度≤60%。
3.节能降耗:降低空调与新风系统运行成本。

二、系统架构设计
1.硬件集成
-中央空调:选用变频多联机(VRV),分区控制冷热负荷。
-新风机组:配备全热交换器(回收70%排风能量),降低湿度处理能耗。
-CO传感器网络:每200㎡布置1个电化学CO传感器(精度±2ppm),关键区域(出入口、坡道)加密部署。
-智能控制器:PLC或物联网网关,支持Modbus协议集成至BMS系统。

2.智能控制逻辑
-阈值联动:
-一级预警(CO≥15ppm):启动30%新风量,空调切换至内循环。
-二级响应(CO≥20ppm):新风量提升至70%,声光报警提示。
-紧急换气(CO≥24ppm):新风全开,排风机联动,短信通知管理人员。
-自适应调节:基于车流高峰时段(早8-9点、晚6-8点)预设增强换气模式。

三、关键技术亮点
1.动态负荷匹配
-通过PID算法实时计算CO浓度变化率,预测换气需求。例如:CO浓度每分钟上升1ppm时,提前启动中速换气。

2.湿度协同控制
-夏季:新风经转轮除湿机预处理(露点≤14℃)后再与空调送风混合,避免结露。
-冬季:利用排风热量预热新风,降低空调制热负荷。

3.故障冗余设计
-双电源供电+UPS(续航2小时),传感器三取二表决防误报。
-离线模式:网络中断时本地存储数据,恢复后自动同步。

四、能效优化措施
1.分时分区控制
-夜间低流量时段(0-6点)切换至最小新风量(0.5次/h),空调设定温度放宽±2℃。

2.数字孪生模拟
-采用CFD流体仿真优化风口布局,确保死角区域换气效率>85%,减少无效送风。

3.光伏辅助供电
-停车场顶棚安装柔性光伏板(成都年均日照1200小时),提供系统15%-20%电力。

五、实施成本与回报
1.初期投资:约150-200元/㎡(含设备、安装及智能化系统)。
2.节能收益:
-热回收+变频技术降低能耗30%,年节约电费约8-12万元(按5000㎡停车场测算)。
-减少因空气质量投诉导致的运维成本,提升停车场溢价能力。
3.投资回收期:约3-5年(视车流量及电价波动)。

六、运维管理建议
1.传感器校准:每6个月现场标定,利用AI算法自动补偿漂移误差。
2.滤网更换预警:压差传感器监测,APP推送维护提醒。
3.数据追溯:存储1年以上运行数据,支持环保部门审查。

结语
本方案通过智能感知与多系统协同,实现安全、舒适与能效的平衡,尤其适合成都高湿度环境下的地下空间。结合本地政策(如成都市绿色建筑补贴),可进一步降低实施成本,打造智慧停车场的标杆案例。    


TAG:换气 新风 湿度 传感器 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