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针对成都医疗场所洁净级中央空调安装方案的详细设计框架,涵盖H13级空气过滤标准和负压病房的关键技术要求,结合成都气候特点及医疗规范:
一、方案设计背景
1.医疗场所特殊性
-需满足手术室、ICU、检验科、负压病房等区域的洁净与感染控制要求。
-符合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(GB50333)及《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。
2.成都本地化需求
-高湿度环境:需强化空调系统除湿能力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-空气质量优化:应对季节性雾霾,提升新风过滤等级。
二、空气过滤系统设计(H13标准)
1.三级过滤配置
-初效过滤器(G4级):预过滤大颗粒粉尘,保护后端设备。
-中效过滤器(F8级):过滤≥1μm颗粒,效率≥90%。
-高效过滤器(H13级):末端安装,过滤0.3μm颗粒效率≥99.95%,采用无隔板设计降低阻力。
2.关键措施
-压差监控:安装压差传感器,实时监测过滤器堵塞情况,自动报警提醒更换。
-密闭风管: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钢板,焊接/密封胶处理,漏风率<1%。
-气流组织:层流送风(手术室)或乱流送风(普通洁净区),保证换气次数≥12次/h。
三、负压病房专项设计
1.压力梯度控制
-独立系统:病房单独设置送排风系统,避免与其他区域交叉。
-负压维持:排风量>送风量10%~15%(动态可调),维持-10~-15Pa梯度。
-缓冲间设计:双门互锁,缓冲间负压差≥5Pa,降低开门时气流外泄风险。
2.排风处理
-双级高效过滤:H13过滤器+活性炭吸附(针对化学污染物)。
-紫外线消毒:在排风管中加装UV-C灯(波长254nm),灭活病毒/细菌。
-高空排放:排风口高出屋面3m,远离新风入口。
3.智能监测系统
-压力、温湿度、PM2.5等参数实时显示,异常状态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备用风机。
四、节能与冗余设计
1.变频技术
-采用EC风机和变频压缩机,根据负荷动态调节能耗,降低运行成本。
2.备用系统
-关键区域(如手术室)配置双冷源+双电路,保障不间断运行。
-负压病房排风机“一用一备”,故障时自动切换。
五、施工与验收要点
1.施工规范
-风管安装后需进行PAO检漏测试,确保高效过滤器密封性。
-负压病房竣工前进行烟雾试验,验证气流方向。
2.检测标准
-洁净区悬浮粒子数符合ISO14644-1Class5~8级标准。
-噪声控制:≤45dB(A)(手术室)、≤50dB(A)(病房)。
六、运维管理建议
1.定期维护
-初效过滤器每月更换,中效每季度更换,高效每1-2年更换(视压差监测)。
-每半年检测UV灯强度,确保>70μW/cm²。
2.应急响应
-建立风机故障、压力失衡等应急预案,配备24小时技术支持。
七、案例参考(成都本地)
-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:采用H13过滤+负压病房模块化设计,2022年通过WHO感染控制评估。
-华西医院温江院区:变频多联机系统结合智能监控平台,节能率达30%。
本方案兼顾成都气候适应性、医疗规范与运维经济性,可依据具体项目规模调整设备选型(如采用磁悬浮机组或风冷热泵)。建议委托具备医疗净化资质的单位实施,确保全流程合规。